水泥厂关闭对大家收入产生影响,于是找到赵书和商量对策。赵书和虽感为难,仍承诺思考。聂乡长前来拜访国文,赞扬他建议两个村子合并的魄力,并回忆起他们初次相识的尴尬场面,当时以为国文是乡干部,颇感震撼,然而国文对此从未计较,反而重用他。如今聂乡长已是县里官员,国文则认为是人民认可其工作表现。聂乡长自责引进及未能严厉监督水泥厂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。国文强调这并非单方面责任,召开会议一致同意引进,而他当时虽持保留意见,最终也未坚决反对,使局面恶化。国文告知聂乡长一项即将完成的水利工程,该水库计划不仅能够发电,还可以解决灌溉问题。柳秋玲因资源有限,无法有效教授学生,教育部计划派遣支教教师前往。国文在会议上提出修建水坝和整治水域,有人担忧短期收益,要求专业人士现场讲解,国文早已邀请专家为大家讲解综合治理的问题。赵书和认为目前气氛低迷,建议与柳大满共同探讨解决方案,但柳大满无动于衷。赵书和在大喇叭公布水泥厂关闭信息,呼吁大家不要失落,土地才是大家的根本保障。他亦谈论土地问题,但喇叭竟然没声音了。国文再次寻求周厅长援助,要求解决水坝建设资金问题。周厅长现场拨通电话,希望加速泥河流域问题解决进度。柳大满尽全力为年轻人寻找工作机会,但两人均不愿离开家乡。柳大满试图说服老伙计们一同外出,但众人皆因身体原因或不愿从事重体力劳动而拒绝。国文探望国正行,国正行已为自己的骨灰找到小坛子,并交代身后事。他希望后事从简,不设追悼会,骨灰撒入泥河土地,因为那里埋葬着他的战友。国正行多年来始终关心村里的人们,担心他们仍未摆脱贫困,为此落泪。柳大满召集一群人,使用大巴车接送他们,赵书和看在眼里,心中五味杂陈。这些年来,进城打工的人们改善了家庭生活,也推动了城市的发展,但赵书和对土地的热爱依旧。尽管国文付出不懈的努力,由于资金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,他担任市长后仍为水坝建设费尽心思。柳满囤的妻子突然离开,家中贵重物品随之带走,他反而责怪赵书和关闭水泥厂导致家庭破裂,赵书和反驳是柳满囤懒惰所致,其他人的妻子并未逃跑。柳满囤愤怒之下将污水泼向赵书和,柳秋玲闻讯赶来痛斥柳满囤,维护赵书和。她认为作为村支书的赵书和如此憋屈,需要一同离开。然而赵书和拒绝了,柳秋玲愤然离开。赵书和得知柳秋玲离去,前往寻访赵雅琪。赵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