荀诩抓住禀报者,手中握着卜礼盒,里面装有昨晚冯膺亲手写下的蜀军情报。荀诩出示丞相令,要求带走冯膺。冯膺平静地跟着荀诩走,表示这与他人无关。诸葛亮大军抵达南郑,在城外驻扎。原本只是打算礼貌见面的李严,因为得知荀诩被捕,只好立刻前往拜见诸葛亮。于是,李严告诉狐忠转告冯膺不要泄露任何信息,成功后会推荐他入朝为官。他还将冯膺与曹魏的联系线路全部交给陈恭,让他继续执行计划。诸葛亮得知冯膺与曹魏相通,只是淡淡地笑了一下。诸葛亮深知冯膺的秉性,他相信这件事背后一定有隐情。尽管杨仪以李邈一事提醒,并声称荀诩已掌握证据,诸葛亮仍坚信此事另有内幕。战争即将来临,诸葛亮只能安排战后再亲自审问冯膺。冯膺被捕,司闻曹的重任落在了陈恭身上。诸葛亮对陈恭并不了解,加上后方事务由李严负责,他命令杨仪留在南郑协助陈恭,确保司闻曹不会混乱。荀诩成功抓获冯膺,看似得意,但内心却充满疑虑。宴会上,裴绪带来酒水,但荀诩满脸忧虑。荀诩觉得这次冯膺被捕太容易了,身上有监听室的灰尘,桌上有木条,门上有飞禽走兽的暗号,他很疑惑冯膺这样的聪明人为什么会留下这么明显的痕迹?于是他开始调查案卷,关注起建安二十三年的叛乱案。陈恭驾着马车,带着戴着手铐的冯膺与杨仪见面。经过确认,陈恭了解到父亲非奸佞所害,而是英勇牺牲的爱国者。他深感敬佩冯膺为复兴汉室而背负的指责。冯膺握住陈恭的手,只说了一句要活下去。陈恭向他们揭示了青萍计划的所有内容,反间计进入了最后阶段。他们早已知道郭淮青萍计划的真正目的,陈恭所谓的双重间谍不过是他们精心策划的计谋。陈恭把黄预要他杀荀诩的事告诉了他们,冯膺立刻领悟到这是郭淮想看到的最后一份投名状。杨仪和冯膺都劝陈恭以大局为重,荀诩已经完成了他的任务,如果再追究下去,计划可能会全面失败,牵扯进来的人之多,难以预料。陈恭原本想告诉荀诩真相,但荀诩固执己见,这个计划涉及到高层,恐怕很难再实施。而且,陈恭能够在曹魏潜伏这么久,是头等大事,一旦因为荀诩而暴露,所有人的努力都会白费。陈恭明智如皎,自然明白其中利害,但坚强如他,此刻也不由自主地落下泪水。荀诩带着疑惑和不详的预感探访杨仪和冯膺,而冯膺此时已决心赴死,为了扳倒李严,为了反间计,也为了拖延郭淮的进兵时机,他只能牺牲自己。郭淮知道诸葛亮此行的主要战略是夺取陈仓以备粮草并进军,因此他派大将王双严防死守,阻挡蜀军前进。诸葛亮